跳到主要內容區

洪瑞璇助理教授

洪瑞璇助理教授

 

洪瑞璇 助理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學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學碩士

 

現職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師資培育中心  助理教授

 

經歷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博士後

國立清華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  博士後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專長領域

教育基礎理論、教師專業研究、質性研究、性別研究

 

專業服務

  • 教育實習指導教師

 

參與學術組織

  • 台灣教育哲學學會
  • 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學術獎勵

2022 111學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獎勵

2022 111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學創新與教材研發獎勵

2015 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專案獎勵,研究台灣與日本小學道德課程與教學之比較研究(小学校道徳カリキュラムに関する台日比較研究)。

2008 賈馥茗教授博士論文獎

2008 田培林教授博士論文獎

2008 財團法人李連教育基金會傑出教育領域博士論文獎

2006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5年度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獎

 

學術著作

 期刊論文

  • 潘慧玲、洪瑞璇(通訊作者)2022。社會資本與學校變革的相互促動:學習共同體的實踐分析。教育研究集刊,68(2),1-37。(TSSCI期刊
  • Ruyu Hung, Katia Lenehan, Yen-Yi Lee, Chia-Ling Wang, Yi-Huang Shih, Yan-Hong Ye, Cheng-Hsi Chien, Jui-Hsuan Hung, Chen-Peng Yu, Chun-Ping Wang, Morimichi Kato & Yasushi Maruyama (2022).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Taiwa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SSCI
    DOI: 10.1080/00131857.2022.2084382
  • 潘慧玲、洪瑞璇(通訊作者)2022)。校長在學習領導踐行中的資本運用與建構:以推動學習共同體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7(1),159-191。(TSSCI期刊)
  • 潘慧玲、洪瑞璇(2022)。共治共學觀關乎課程變革分散形式領導觀對十二年國教課綱變革意象的影響。當代教育研究30(1),001-037。(TSSCI期刊)
  • 曾正宜、洪瑞璇(2022)。工程創造力與破框思維之系統性初探:以一門工學院創意思維課程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30(1),085-117TSSCI期刊)
  • 洪瑞璇、潘慧玲(2021)。學校變革生發的場域分析:以學習共同體為焦點。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1(1), 49-90。(TSSCI期刊)
  • 洪瑞璇、曾正宜(2018)。促進性別容納或再製男性主導?從女性觀點解析專案導向式學習在工程教育中的應用。教育研究集刊,64(2), 43-82。(TSSCI期刊)
  • 洪瑞璇(2014)。後殖民論述對女性主義教學論的啟示。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1(5)119-123
  • 洪瑞璇(2005)。一位女性主義者的大學領導之路。中等教育,56(6)4-26
  • 洪瑞璇(2004)。高等教育行政體系裡的性別視域:大學女性院長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0(4)79-113。(TSSCI期刊)。
  • 洪瑞璇(2004)。知識經濟與教學創新。中等教育,55(5)156-169

 專書及專書論文

  • 洪瑞璇(2004)。多元智慧的教學設計。載於李咏吟(主編),多元教學設計:課程改革的實踐(p.185-215)。台北市:高等教育。

 研討會論文

  • Hung, J. H. (2023, March). Learning for all: A case study of a cross-school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in Taiwan. The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chool as Learning Community, 3-5 March 2023, Tokyo, Japan. NSTC 111-2410-H-034-054-. 
  • 潘慧玲、洪瑞璇(2020,十月)。學校人員的權力分散領導觀對108課綱變革意向之影響。2020教育治理的挑戰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
  • Hung, J. H. & Tzeng, J. Y. (2017, Sep). The praxis of gender-inclusive science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45th SEFI Conference, 18-21 September 2018, Azores, Portugal. MOST 013-2511-S-007-004-MY3.
  • Tzeng, J. & Hung, J. H. (2017, Apr). A model of ignorance-driven instruction for creativity and future learning.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 Kyoto, Japan.
  • Tzeng, J. Y. & Hung, J. H. (2016, May). Stimulating Creative Insights through Dialectics-Driven Collaborations on an Engineering Project.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 Vancouver, Canada.
  • 洪瑞璇(20145月)。Evolv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roles in small class instruction: principals’ leadership for learning, teachers’ innovation for teaching, and schools’ characteristic for cultivating。論文發表於廣州荔灣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之「第四屆大中華地區小班教育年會」學術研討會英文專場,廣州。
  • 洪瑞璇(20055月)。後殖民論述對女性主義教學論的啟示。論文發表於澳門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兩岸四地教育改革的實踐與反思」學術研討會,澳門。

 

專案計劃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 洪瑞璇(計畫主持人)。建構教師專業的跨界論述-高中教師在十二年國教政策踐行中專業資本的建構與運用 (111-2410-H-034-054-,20221001-20230930)

 其他單位

  • 生嶋亞樹子、洪瑞璇(2015)。台灣與日本小學道德課程與教學之比較研究(小学校道徳カリキュラムに関する台日比較研究)。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擔任台灣方面之共同主持人。
瀏覽數: